• 我院成功实施浙东地区首例年龄最小体重最低的复杂先心纠治术
  • 阅读:
  • 时间:2016-06-10
  • 发布:院办
  • 日前,我院多科联合顺利为一出生5天,体重3kg的新生儿,实施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结扎+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采用延迟关胸技术,3天后关胸。术后心脏彩超显示:患儿肺静脉回流入左房无残余梗阻,顺利出院。

    “咚嗒,咚嗒,咚嗒……”听诊器里传出规律、有力的心跳,小小的脸庞泛着微微红光,我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们终于长吁了一口气,近两周的倾力抢救,又一次获得了成功。

    这是一对中年夫妇首次得子,但患儿刚出生不久就面色发绀,心脏彩超确诊为肺静脉异位引流,当他们得知我院具备救治这类复杂先心的基本条件,而且可以请上海专家来共同手术抢救时,愁眉不展的夫妇看到了希望,立即要求在我院治疗。

    术前,小儿心胸外科、小儿ICU、麻醉科、小儿心内科、B超室等各科反复研究讨论了最佳手术及监护方案,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做了充分的评估和应对措施。手术那天,各科主任严阵以待,由小儿心胸外科俞承忠主任上台手术,并邀请了上海心胸外科专家和监护专家来院共同完成这项艰巨的救治任务。整整六个多小时的手术很圆满,术后患儿立即转入小儿监护病房,病房里早已准备好呼吸机、监护仪,并配置了专门的监护团队。每秒每分以微克级精确计算的抢救药物通过一条条静脉管路输入患儿体内,医护人员紧张有序的开医嘱、执行,顺利完成了生命的第二棒接力。辐射台上,三公斤的小身体连着十二路微泵,胸口贴着大大的纱布遮住了大半个身体,口中接着呼吸机,身上插着好几条引流管,苍白的小脸,一动不动的躺着,却坚强地和医护人员一起与死神抗争。

    患儿是幸运的!手术的成功,监护的有力,患儿的坚强,再一次的关胸手术后,监护方案的进一步调整,患儿顺利地迈过了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关卡,苍白的脸色转红,全身的水肿渐渐退去,呼吸机参数开始慢慢下调,抢救药物剂量开始减量,输液管路逐渐撤减,10天后终于完全撤除呼吸机,小宝宝可以吸吮吃奶了,可以回普通病房和父母在一起了。

    据介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是指左、右四支肺静脉全部直接或间接同右心房相连接,使上、下腔静脉血和肺静脉氧合血全部回流至右心房,左心房通过缺损的房间隔接受经右心房分流来的混合血。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是一类较少见的婴幼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的1.5%-3%,以单独畸形存在居多,也可合并于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中,如不采取手术治疗,75%患儿在一岁内死亡,如伴有肺静脉回流梗阻,生后就出现紫绀和充血性右心衰竭,需要在新生儿期行急诊手术。这位患儿就属于这种最危重的类型。

    近几年,随着医院先心手术水平、小儿监护水平及麻醉技术水平的提高,成功地抢救了一例又一例的先心病患儿。本例为严重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较复杂,术后并发症多,手术及术后监护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通过多科联合努力,获得成功。这也是我院成功开展的浙东地区首例年龄最小体重最低的复杂先心纠治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