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中伟(1929—2004),浙江宁波人,骨科专家,曾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能接活切断了的手、轧断了的脚,并能将脚趾移植到手上代替手指,使许许多多绝望的人第二次得到健全的四肢。被国际医学界称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1999年获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会颁发的“千年奖”。
断肢再植之父
陈中伟的父亲是当时宁波民营保真医院的院长,母亲是位药剂师,而他的几个姐姐也都是医务工作者。陈中伟从小就在医学家庭里接受熏陶。“在我的印象中,爸爸总是穿着白大褂,妈妈总是穿着白大褂,姐姐、姐夫们也总是穿着白大褂,我好像生活在一个白色的世界里。我的家,就是一所医院。”陈教授幽默地说。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医生,他身体力行,经常到工厂、下农村送医上门,了解他们的医疗需要。1963年1月2日工人王存柏的右手腕关节以上一寸处完全离断,病人和断手被送到医院,他和钱允庆等医生,大胆进行断手再植的手术,经过4个多小时细致艰苦地操作,将完全离根的骨骼肌腱神经和血管进行了修复缝合,术后闯过再植肢体的肿胀关、休克关、感染关和坏死关,终于使断手再植获得成功,仅六个月患者再植的肢体功能得到了康复。这是世界医学史上首例离断肢体再植的成功,使显微外科正式登上了临床医学的舞台。
在1963年至1983年这段期间中,他在断肢再植和显微外科领域救治了大量的断肢病人,他接上肢963例,存活752例,存活率78%;接下肢144例,存活119例,存活率82%。其中三分之一手术都是由他亲自做的,并获得很大成功,为四肢外伤病人带来了福音。1963年9月在罗马举行的第20届国际外科学会议上得到全世界医学界的公认,同年因为他“断肢再植”的突破性成果获卫生部大功一次。
借衣服见总理
断肢再植的消息见报第二天,吃中饭时候,上海市卫生局突然来电话,说中央领导要接见断手再植的有关人员。
消息来得突兀,大家既高兴又紧张。当时没说是周总理,也猜不出是哪位首长。陈中伟没有一件像样衣服,慌乱中也不知该向谁去借。钱允庆倒是有现成的,因为他当过足球队的医官,出过国,有出国服。临到最后,陈中伟的衣服是从华东医院院长那里借来的。
1963年8月7日晚上7时不到,陈中伟他们奉命来到中苏友谊电影院楼下。市委外事办公室的同志早已等候在那里了,这时候,才知道原来是周恩来总理要接见他们。
那天晚上是周总理宴请索马里贵宾,总理特意吩咐在宴会厅为陈中伟他们安排了一桌,周总理就利用宴会开始前半个小时,亲切接见断肢再植有关医护人员。“你就是陈中伟吧?是抢救断手的主治医师。”总理伸出手来,“很年轻嘛,断肢再植很了不起呵!”陈中伟紧紧握住周总理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落座以后,总理高兴地说:“你们在中国外科手术史上完成了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创造性工作。”并一再嘱咐大家,要再接再厉,继续为祖国的医疗事业作贡献。
会见结束,宴会就开始了。在致祝酒辞时,周总理再一次对这项世界罕见的外科手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取得的成就,不仅是上海医学界的荣誉,而且是整个中国医学界的荣誉!”聆听着总理用这样自豪的口吻向外国客人作这样高的评价,陈中伟心里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高尚的医德
陈中伟喜欢饭后浏览报刊杂志。有一天,报纸上的一则新闻紧紧揪住了他的心:上海警方解救了一个被拐卖的湖南姑娘,但这个姑娘右手被截,是个无法正常起居择业的残疾人。警方正为她发愁:送到哪儿去?以后她怎样生活?
陈中伟的心灵震颤了。职业的敏感,医生的道德,使他心里闪过一个念头:民警把她从火坑中解救出来,可她失去了劳动能力,我们为什么不能为她治好残臂,将她从残疾中彻底解救出来?对!我们给她一只再造的手,给她再造一个光明的前途!
诚然,陈中伟的冲动不是一时的。他正在和上海交大合作一个国家自然基金的科研项目:“手臂残端再造指控制的电子假手研究。”这个项目叫起来有些拗口,却是明明白白地可以与这个残疾姑娘的命运联系起来的。说起来,陈中伟做这个项目已非一日,虽然临床上尚待实施,但“纸上谈兵”已是十拿九稳。虽然为这位不幸的“湘妹子”造手,是陈中伟主动请缨,但是乍一见她那光溜溜的擀面杖一样的残臂,还是为之一惊:要在这“不毛之地”上“移花接木”难度不小。然而,姑娘的不幸遭遇,再一次深深打动了陈中伟。原来,3年前湘妹子从老家湖南到深圳打工,不幸出了工伤事故,右手连同小臂下端被机器轧断。后因生计无着,又备受冷落,于是离家出走,却被人贩子拐骗,直到被上海警方解救。
手术之前,照例有一次医生和病人的谈话,陈中伟这个院士也不例外。他亲自给姑娘讲解手术方案,又是放幻灯,又是手把手演示假手功能。当她知道做这样一个手术要花五六万,而这笔费用医院已经给她全部免去时,姑娘感动得要给陈中伟下跪,不知怎样感谢才好。陈中伟亲切地对她说:“不用感谢。如果手术成功了,你不也是为国争光吗?” 经过10多个小时的努力,手术终于取得了成功。
陈中伟诲人不倦,无私地将技术传递给下一代的医学青年,从1963年到1973年,他培养了国内外从事断肢再植的医生近两千名。无论是他言传身教的博士生、硕士生,还是和他仅有短暂接触的年轻同事,都难以忘记这个满头白发、面容和蔼的老教授。他的一位学生说:做人要像陈院士一样,踏踏实实、勤奋努力、不畏困难、待人谦和;不弄虚作假、不居功自傲、不追求名利。
在陈中伟的心中,人的一生应该具有积极的意义:一生就如蚕吃桑叶,像春蚕,把生命化成有用的东西。他说,蚕的生命只有几个星期,人有几十年,在本质上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