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胃肠道是一个巨大的细菌库,正常人体的胃肠道栖息着大约400~500 种菌群(细菌、真菌、病毒),其共同生长,相互依赖和制约,在人体构成微生态平衡。若这种平衡被破坏,出现菌群失调,将会引起许多相关疾病。微生态制剂也称微生态调节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所制成的制剂,通过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的健康水平或改善健康状态。目前肠道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利用其来重建人体尤其是肠道内的菌群平衡,促进内环境的稳定,控制菌群失调及治疗与菌群易位相关的多种胃肠道疾病。
一、微生态制剂的分类
1、益生菌(probiotics)
益生菌指含活菌和(或)包括菌体组分及代谢产物的死菌的生物制品,经口或其他黏膜投入,能在黏膜表面处改善生物与酶的平衡或刺激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最常用的益生菌是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 LAB) ,包括乳酸杆菌、肠球菌和双歧杆菌,其中乳酸杆菌是成人和儿童中研究最为广泛的益生菌微生物。
2、益生元(prebiotics)
益生元是指一类非消化性物质,但可作为底物被肠道正常菌群利用,能够选择性地刺激肠内1 种或几种已存在的益生菌的生长和活性,抑制有害细菌生长,因而益生元对恢复肠道菌群生态平衡有很重要的作用。这类物质通常是寡糖类,如乳果糖、果寡糖、葡萄糖、半乳糖、大豆糖等。
3、合生元(snybiotics)
合生元又称为合生素,是指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混和制品,或再加入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其既可发挥益生菌的生理性细菌活性,又可选择性地增加这种菌的数量,使益生作用更显著持久。
二、我院常用的微生态制剂
1、活菌制剂: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散颗粒)、宝乐安(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剂)、培菲康散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培菲康(双岐三联活菌胶囊)、亿活(布拉氏酵母菌散剂)。
2、灭活菌:乐托尔(嗜酸乳杆菌散)。
三、使用微生态制剂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微生态制剂对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的早期应用无效;在使用抗感染药和抗病毒药后期,可辅助给予,以恢复菌群的平衡。
2、不宜用热水送服活菌制剂,应用低于40 ℃的温开水送服,以免制剂中有效成分受到破坏。
3、微生态制剂宜保存在阴凉干燥处,应在2 ℃~8 ℃的冷藏环境下保存,防止药物在高温下失效,保障药品质量及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4、不能与抗生素、磺胺类等抗菌药物同时服用,当微生态制剂与抗菌药物合用时,抗菌药物会抑制乳酸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链球菌等活菌的生长繁殖并杀死这些活菌,从而使本品失效或疗效降低。若病情需要必须合用时,一定要分开服用,大约要间隔2~4 h。
5、不宜与吸附剂如活性炭和收敛剂如鞣酸蛋白、次碳酸铋、鞣酸、药用炭及酊剂同时使用,因为它们能抑制、吸附活菌,而减弱或降低疗效。
6、微生态制剂不是营养物质,故不被宿主消化吸收,微生态制剂亦不是营养保健品,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对牛奶过敏者,应避免服含乳酸菌的微生态制剂。
四、微生态制剂不良反应
微生态制剂是一类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较为安全的制剂,但也有致肝脓肿、菌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等不良反应的报告,因此,对于免疫缺陷者、抵抗力低下的老人要慎重使用。另外微生态制剂大多数为细菌或蛋白,且其辅料可能含有果糖、乳糖或脱脂奶粉等成分,在服用时应注意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