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脏科医生带你了解肾穿刺术
  • 阅读:
  • 时间:2018-07-03
  • 发布:儿二科(北)
  • “医生,我们真的有必要做肾穿刺吗?”

    “什么?肾穿刺术?不行不行,我们家娃还小,能不能先吃药治疗,等过几年再说?”

    “肾穿刺后肾功能会受到影响吗?会不会很痛?有什么并发症?”

    这是肾脏科医生经常会被问到的一些问题,也是肾病患儿家属对于肾穿刺术的恐惧担心之处。

    其实,在肾脏病患儿的治疗过程中,肾穿刺术已经成为一项常规且重要的检查,这使得广大肾病患儿的诊断准确率、治疗疗效都得到极大的提高。可以说,肾活检是肾脏科医生的“火眼金睛”。但是,很多肾病患儿家属对于肾穿刺术却“敬而远之”,甚至于“谈活检色变”,认为对身体有很大的损害,或者想先吃药治疗再说,基于这些想法,有些患儿家属拒绝肾穿刺术,从而贻误诊断,盲目治疗,错失宝贵的诊治机会,实在让人痛心不已。因此,有必要让广大肾病患儿家属正确认识肾穿刺术,消除认识上的误区。

    什么是肾穿刺术?

    肾穿刺又称“肾活检术”,是医生在B超引导下用穿刺针从肾脏上取出很少量的肾组织进行病理检验的一项检查。

    为什么要肾穿刺?

    肾脏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许多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的组织学改变并不完全一致。比如,过敏性紫癜患儿有肉眼血尿、蛋白尿等表现,医生就可以诊断为“紫癜性肾炎”,这是“临床诊断”,但要想了解肾脏受损的严重程度,最好还是要做肾穿刺,获得“病理诊断”,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医生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什么情况需要做肾穿刺?

    (1)原发性肾脏疾病:a急性肾小球肾炎,疑急进性肾炎或治疗2~3月病情无好转。b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规则治疗大剂量依赖或无效。C反复持续的血尿蛋白尿,不能明确诊断的。(2)继发性或遗传性肾脏病(狼疮、紫癜、乙肝、Alport综合征等):临床怀疑无法确诊的或临床已诊断,需肾脏病理资料指导治疗或判断预后。(3)急性肾功能衰竭:无法确定病因时应及时穿刺。

    肾穿刺检查是怎么做的?

    先用B超测定出患儿右肾下端的位置、距离皮肤的深浅、进针的方向、肾脏的活动度等,穿刺过程中肾脏的位置和穿刺针都可以在B超屏幕清晰地看得见,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医生会按下穿刺针的“快门”,穿刺针自动进出肾脏,自肾脏切割出1条自动铅笔芯粗细约1厘米的肾组织。进针前会先麻醉,若患儿很配合,可采用穿刺点皮肤的局部麻醉,若患儿不太配合,可以采用“全麻”。取得肾组织后立即做处理送检查肾病理(光镜、电镜、免疫荧光)。

    肾穿刺有危险吗?会有后遗症吗?

    肾穿刺只是一种微创针穿刺术,不需要开刀,整个穿刺过程又“看得见”(有B超影像引导),取得的肾组织很少,肾脏自身的止血及修复功能很强,因此,肾穿刺是很安全的,不必过分担心。

    肾穿刺一般也没有后遗症,可能会暂时出现下列情况:①血尿:多数为镜下血尿,持续1-5天可自行消失,极少部分为肉眼血尿,绝大多数3天内会消失;②肾周血肿:少数人会有肾包膜下的小血肿,不需要特殊处理,1个月左右会完全吸收;③其他极其罕见情况:如动静脉瘘、误伤肝、肠器官等。

    自我科开展肾穿刺术以来,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欢迎有穿刺指征的患儿家属咨询。

    儿童肾穿刺术后小贴士

    术后予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甜食及牛奶豆制品等易产气食物,防止便秘,避免用力排便。尽量用吸管饮水,以免引起呛咳,增加腹压,引起出血,防止一次大量饮水而引起胃部不适,恶心呕吐。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