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打乱了全国所有家庭的节奏。不知疫情何时才能结束,家里的小宝宝仍在一天天的在长大。时间不等人,宝宝的成长更是时不我待。
在保证宝宝吃喝拉撒睡,长得白白胖胖之外,儿保医生最希望看到宝宝能做到哪些呢?有哪些招数能教会家长,让家长能轻轻松松地看着自家宝宝一步步的成长呢?特别是那些家有早到天使的家长们。
俯卧抬头
对于0-3个月的宝宝,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锻炼宝宝抬头,让其脖子有力。因为在他们3个月左右的时候,就需要能自己稳稳地竖头看世界了。
抬头,当然只能趴着才能抬头。(注意:不要过早的竖抱宝宝,竖抱宝宝拍嗝时尽量让他的头趴在大人的肩头,不让头往后仰,向后掉。家长觉得这就是宝宝脖子有力的证据,但是,请记住,这不是一件好事情。)
1、姿势:
趴着是小婴儿最好的运动模式,趴着让他的身体呈直线,屁股低于头部,让屈曲的小腿伸直,让放于胸前的小胳膊放于他双肩的前下方,不能让他的胳膊放在肩膀两侧。只有姿势摆对了,再用如下几种方法,宝宝就很容易将头抬起来啦!
2、方法:
在他眼睛能看到的地方用颜色鲜艳的带点响声的玩具逗引他;在背部用手掌轻轻地一上一下按摩其脊柱两侧,同时前方用玩具逗引;用手指轻轻地敲其颈后部的肌肉,同时前方用玩具逗引;用食指将其下颌轻轻托起,让他看前方稍高一点的玩具;让他胸下垫上小枕头,小被子,让他趴的高一些,再用上述的几种方法逗她,都可以让他的小头抬起来。(注意,上面的方法在应用时,请保证胳膊的位置,一定要放于肩膀的前下方。)
注意事项
在其清醒非哭闹,吃奶前或吃奶后半小时让他趴一趴,每次时间不要太久。一个月之内,每次趴的时间不要超过一分钟,每天可以趴两三次。在他趴到1分钟左右时,帮他翻过来,休息一两分钟,状态还好,就又可以帮他趴一次。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候,每次可以让他趴1-2分钟,每天趴5-6次。两个月到三个月的宝宝,每次让他趴2-3分钟,每天趴10-20次都可以,尽量让宝宝多趴着。抬头看世界,世界才能以正的图像在呈现在他的眼睛里。
如果宝宝能将头稳稳的抬起离地90°,持续2-3分钟,那他就能在家长竖着抱他的时候稳稳地竖头了。多趴着,在稍稍硬一些的地方趴,不能在太软的床上趴着。
对小婴儿最好的爱,就是多趴少抱。
追视追听
0-3个月的宝宝,是认识世界的开始阶段,他们需要丰富的环境去刺激他,他需要去看,去听这个世界,才能进一步认识这个世界。
1、追视方法
这一阶段宝宝的追视追听就显得尤为重要。千万不要觉得宝宝还那么小,他们能看见吗?他们能听见吗?事实证明,宝宝是能听见能看见的,只是他们的视线范围比较短,俗称“近视眼”,他能看清物品的距离在离他眼睛20厘米左右。
在这个距离去逗他,用爸爸妈妈的笑脸;用他喜欢的颜色,比如:带点声音的红颜色的玩具、黑白卡等。
在逗引时,尽量将他的头抬离地15°左右,让他的视线刚好能落在你想让他看的物品上面。这样去让他看,就显得容易多了,很容易就成功。
开始逗逗他,发出点声音让他看见,等到他双瞳孔里出现你想让他看的物品的影子时,再慢慢的左右移动该物品或者是你的脸,让他眼睛跟着转动。
随着他追视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移动物品的速度将越来越快,这样就能让宝宝反应越来越灵活。(切忌拿一个手指头在宝宝眼前近距离的快速移动。)当宝宝左右追视都能很好了,我们就可以放在他眼前上下移动,转圈移动,追视越灵敏,宝宝就越聪明啦。
2、追听方法:
很多家长会和我反应“医生啊,我家宝宝是不是聋子,为什么我在这边叫他,他都不会转头看。”宝宝的追听不像追视反应那么直接,宝宝听到声音就转头找声源需要在其3个月左右才出现。所以当宝宝不能转向声源的时候,我们仍然需要不停的让他听到声音,各种各样的声音,放在其耳朵旁20cm左右的距离,让他去听。
追视追听注意事项:
追视什么时候练,很简单,只要他清醒的时候就可以了,但是记住,左右算一趟,一次最多练两趟。让他休息一会,再开始,宝宝追视的好,家长会越开心,越开心就会越想逗他,越逗他,宝宝就发育的越好。这就是正反馈。
如果自觉宝宝追视追听反应很弱,将其带离固定的房间,到别的房间,让另外的人去逗逗,说不准有新鲜的东西加入,宝宝反应就会慢慢好起来呢。追视追听最重要的就是丰富环境刺激,这需要家长给宝宝提供机会。
手部运动
0-3个月宝宝的小手也是发育的一大关键。小手,3个月之内宝宝的手做什么用呢?它的作用可大了,虽然现在它还不会抓物,但是它却在为以后的伸手抓物准备环境。
1、手的感觉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不要戴手套,不要将小手装到袖子里,尽量保证小手整个露在袖子外面。这样才能保证宝宝的小手有丰富的触觉刺激,为其以后伸手抓物提供最重要的准备条件。
很多家长告诉我“医生啊,我家宝宝手可有劲了,我把一根手指伸进去,他就将我抓的紧紧的,我拔都拔不出来!”一脸自豪,我能说这其实不太好吗!将手指伸入宝宝手中,宝宝将它抓紧,这是宝宝的一种原始反射,手握持反射。原始反射需要消失,宝宝才能出现人的动作,即伸手抓物。当我们发现宝宝4-5个月仍不能很好的伸手抓物,或者是伸手抓物两手很紧张不自如时,往往就是他的手握持反射还没有消失。
所以,不要再次刺激宝宝的原始反射出现,需要我们将手掌伸入宝宝的手中,而非一根手指头,让他的小手摊开放松。在其紧握小拳头时,试着不碰其掌心的时候,去摸摸他的小手背,手就容易放开了。
用稍稍大的物品,各种质地各种材料的东西触摸其掌心,让他去感觉。同时告诉他“宝宝,这是硬硬的球;这是毛茸茸的布娃娃”。不知道和宝宝说什么时,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啦。
2、吃手
人类的手都是用来拿东西,操作东西用的。宝宝的手也一样,是用来抓东西的,抓来东西他不是玩,而是塞进嘴巴的,宝宝是用嘴巴在认识世界。
所以,对于小宝宝来讲,他向人类靠近的一个里程碑就是会吃手啦!一个月左右的宝宝会吃小拳头,两个月左右的宝宝不满足于吃拳头了,他会吃大拇指。当大拇指伸进嘴巴的时候,家长会看见,宝宝要不就是伸的太靠里,将自己弄恶心了,要不就是吃的到处是口水。不要反对,不要打掉正在吃着的手,用另外的方式去介入。
当宝宝很会吃大拇指后,家长就需要引入玩具了,棒状的好抓握的玩具准备好。拿下正在吃的大拇指,将玩具放在手中,宝宝又想吃手,但是他吃到的却是不一样的东西,他开始尝尝。吃的正过瘾的时候,妈妈再换一个不同的玩具给他,他再尝,感觉又不一样。他开始对妈妈手里的玩具感兴趣,想知道今天这个是什么味道的,是什么感觉的呢?他开始伸手抓物啦!
好了,0-3个月的宝宝可以练起来啦!往往后期的发育落后都是因为前期工作没做好,不要觉得宝宝小,一切都来得及。时间不等人!防患于未然才是最佳的干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