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新冠感染高峰的陆续到来,发烧成为了各位“小阳人”阳康过程中的常见症状。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就医和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居家药物治疗成了很多人的第一选择。但真到了使用退烧药的时候,各种问题还是不断涌现出来,尤其是孕妇和儿童的用药。所以,本文就通过对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来让大家对孕妇、儿童退烧药的使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Q&A 1.退烧药应该选什么? 目前,国内市场上用于退烧的药物错综复杂,琳琅满目。 但全球广泛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品目录推荐的口服退烧药只有三个:阿司匹林、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而阿司匹林由于不良反应较多,因而临床上不作为退烧药物的首选。 
此外,临床上还有众多中药退烧药物在使用,但相比之下,中药的安全性研究还比较落后,目前主流的医学权威指南还没有相关的药物推荐。因此,中药退烧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忌不可自己随意乱用。 2.孕妇如何选择退烧药? 孕妇发热的首选药物为单方的对乙酰氨基酚,但在没有单方对乙酰氨基酚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成分安全的复方感冒药: 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 孕期可以使用的。 右美沙芬、伪麻黄碱、愈创甘油醚 在孕中期和孕晚期可考虑使用。 金刚烷胺、异丙安替比林、安乃近、利巴韦林、人工牛黄 不可使用。 而布洛芬则在孕13-20周时可考虑短期使用。FDA药物安全提示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在孕早期使用会导致流产,并建议在妊娠20周后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中成药的退热制剂因孕期安全性不明确,一般也不推荐,在其它药物均无法获得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说明书提示“孕妇慎用”的中成药。 3.儿童如何选择退烧药 · 2月龄以下的儿童发热应尽快就医,不建议用药。 · 2月龄以上的儿童发热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 6月龄以上的儿童发热还可使用布洛芬。 一般情况下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退热效果类似,除布洛芬药效维持时间较长外,并无明显的优劣之分。 但特殊情况下: 当孩子有频繁呕吐或脱水表现,以及存在基础肾脏疾病时,应慎用布洛芬,建议使用经肝脏代谢的对乙酰氨基酚。 蚕豆宝宝,即患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孩子发热时,出于疗效与安全性兼顾的考虑,可以优先选择布洛芬进行治疗,尽管最新的研究已经证实在常规剂量下蚕豆宝宝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是相对安全的。 4.什么时候需要用退烧药? 发热只是症状,不是疾病,发热温度的高低不代表病情的严重程度,是身体为对抗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通常是无害的,而且温度的升高有助于免疫系统杀灭病毒。 使用退烧药的目的是缓解不适,改善精神状态和食欲。 对孩子而言,是否用药应以孩子的舒适度为标准。临床上通常推荐体温达到38.5℃时可以使用退烧药,但这只是一个人为设定的数字,如果孩子虽然体温超过了38.5℃,但精神状态良好,且没有任何不舒服的表现,也可以暂时不用药。如果孩子因发热而出现哭闹、精神萎靡等不适症状,即使体温不到38.5℃,也可以使用退烧药。 
但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及时就医: 发热伴有烦躁不安、频繁呕吐、反应迟钝、呼吸费力、惊厥等表现 发烧持续超过3天仍不好转 出现令家长担忧且拿不准的症状 对孕妈妈而言,孕期发热特别是高热,是有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再考虑到高热本身可能会引起不适,孕妈妈不舒服、吃不好睡不好,胎宝宝也受罪。为了让自己舒服一点,也为了胎宝宝考虑,不推荐孕妈妈发烧时硬扛,一旦发烧,最好及时用药治疗,特别是孕妈妈自己已经感到不适时。当发烧超过 38.5 ℃ 时,无论状态如何,都需要使用药物降温。 但如果出现下面这些情况,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持续发热(体温 38.5 ℃ 持续 48 小时以上)、头痛头晕 呼吸困难、胸痛、心跳加快 恶心呕吐、腹痛 阴道流血或流液 胎动异常 任何自己有担忧或者拿不准的情况 5.不同价格和品牌的退烧药疗效有差别吗? 以布洛芬为例,大家买药的时候,可能会留意到有的布洛芬叫“美林”,有的叫“芬必得”。但其实,他们本质上是同一个东西,主要成分都是布洛芬。就好比都是水,有的水叫“娃哈哈”,有的叫“农夫山泉”。 
那为啥有价格差异呢?通常有三方面因素,其一是药物剂量不同,剂量高了价格也就高了;其二是药物剂型的区别,咀嚼片、缓释片技术含量相对较高,比普通片贵一点理所当然;其三是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区别,仿制药少了药物研发成本,价格就相对较低。 所以在实际用药的过程中,只要主要成分相同,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成分,就可以认为是安全有效的,即使是仿制药,也是经过药物一致性评价才上市,大家不用太担心。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药物剂型的吸收起效速度和维持时间存在不同,剂量也可能不同,切忌随意混用,用药之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 小知识 从吸收起效看,栓剂 > 液体制剂 > 片剂、胶囊 > 缓释制剂 
从维持时间看,缓释制剂优于其他制剂 
6.吃了退烧药还是不退烧怎么办? 服用退烧药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感,绝大多数患者在使用退烧药后的30-60分钟内体温会出现下降,但并不一定会降到正常体温。 假如服药后超过1小时体温仍没有明显变化,需要考虑的原因包括: ①服药时体温正处于上升期,身体产热大于退热药的降热作用; ②药物剂量不足——建议阅读药品说明书核对药物剂量; ③水分摄入不够——建议少量多次摄入水分,保证水分充足; ④护理不当——建议保持室温凉爽,适当减少衣物,以帮助散热。 7.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否可以联合或者交替使用? 理论上可以,虽然多项研究表明,联合或交替使用,降低体温的效果较单药治疗好,但如果单独使用已经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就没必要联合或交替用药了。同时,联合或交替使用在执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用药混乱或差错,带来安全风险, 因此,临床上不建议患者自行联合或者交替用药,若特殊情况,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8.孩子吃退烧药吐了要不要补喂? 通常对乙酰氨基酚摄入后20分钟就起效,布洛芬20-30分钟起效。 如果已经吃进去了,药物就会开始吸收,此时补服同等剂量退烧药,超量风险大,且不会影响疾病进程,所以不建议补服。 如果吃了一点点或还没吃就开始呕吐,那么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补服的问题,而是孩子当下是否适合喂药,以及这款药物是否合适,特别是一些对味道比较敏感的孩子,剂型、味道、服药方式都影响药物使用的依从性。 9.孩子用退热栓,剂量算法一样吗? 有时候孩子喂药困难,可以考虑使用退热栓,它的剂量算法和口服药一致。 但在使用一些剂量较低的退热栓时,可能需要使用多支栓剂,还涉及到栓剂的切割,具体方法如下: 
10.开封后的退烧药物能用多久? 关于开封后退烧药的使用期限,目前学术界还没有高等级证据支撑的指南。 药品效期的使用建议: 对于单剂量包装的片剂或胶囊,可用至厂商提供的有效期; 对于拆零的片剂或胶囊,自拆零分装日期到标签失效日期的25%时间内有效,最长不超过6个月; 糖浆剂启封后常温保存1个月; 口服溶液、混悬剂启封后在瓶口及瓶盖未受污染的情况下常温保存1个月。 以上开封后的使用期限前提均为药品在有效期内,否则以有效期为准(哪个期限先到执行哪个)。 同时,有些退烧药需要按说明书要求于阴凉(温度低于25℃)干燥处进行保存,若没有特别的储存要求,不需要放入冰箱,因为冰箱内湿度较高,可能会破坏药物成分。 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退烧药物还是即开即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