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有一个理想的身高,有特别焦虑的家长每个月都带孩子到医院监测,也有特别淡定的,总觉得自己不矮孩子肯定没问题,几年都不作评估检查。
到底孩子目前身高体重是否正常?有没有提早发育?测骨龄到底是不是智商税?自家孩子有没有必要测?今天我们就生长发育门诊中家长们关心的几个话题,一起来聊一聊。
什么是骨龄?
骨龄就是骨骼的年龄,以骨骼发育程度来估算的发育年龄,是儿童当前发育状态的反映。通过比较骨龄和实际年龄的差异,医生可以判断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生长发育延迟或异常。
一般而言,骨龄与实际年龄相符或略有差别,正常差别不应超过1岁。通常来说,女孩骨龄超过14岁,男孩骨龄超过16岁,骨骼大多已闭合,几乎没有再长高的机会。
为什么要给孩子测骨龄?
骨龄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孩子目前的生长发育水平,检测是否有疾病,孩子是否存在矮小、早熟等情况。同时,骨龄对于预估成年身高有一定的价值。
需要强调的是,骨龄受到营养、疾病和环境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无论用哪种方法预测成年身高都不可能绝对准确,只能作为参考。
孩子什么时候适合拍骨龄?
对于多大可以测骨龄,并没有硬性规定,一般会建议孩子至少满3周岁。如果孩子身高太矮,长得慢,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儿童很多,或者和遗传身高差距太大,就可以进行骨龄检测;另外,如果孩子过早出现第二性征或肥胖,也建议测骨龄。
遗传身高怎么计算?
男孩遗传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cm;
女孩遗传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cm。
拍骨龄要担心辐射吗?
骨龄通常拍摄左手手腕部,是离主要脏器较远的末端部位,拍骨龄的辐射量<0.00012mSv,相当于一张胸片的1/200,相当于坐飞机2分钟、晒太阳或玩手机20分钟,等同于吃了13根香蕉。
如何判断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
可根据2005年九省/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数据进行判断,如下图:
身高数据处在P25-75之间属于正常范围,处在P3-25之间属于中等偏下,小于P3属于矮小。
家长需要定期给孩子进行生长发育监测,评估孩子身高和体重的水平。如果孩子目前身高体重都在正常范围,也没有提早发育的症状,可以继续观察;如果孩子的身高体重和正常水平有偏差或者想要更好地促进孩子长高长好,就需要找专科门诊进一步咨询、评价及干预。
温馨提醒
想要孩子有个理想的身高,家庭干预也很重要
01
均衡的饮食是生长发育的前提:规律就餐,荤素搭配,鼓励每天饮奶,不要挑食偏食,避免含糖饮料和高脂肪的油炸食物,不要盲目进补。
02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长个儿:充足的睡眠时间和高质量睡眠环境有助于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和身高的增加。根据美国睡眠医学会推荐:6-12岁学龄儿童一整天睡眠时长9-12小时;13-18岁青少年一整天睡眠时长8-10小时。
03
合理的体育锻炼促进身高增长: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提升体内生长激素的水平、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如跳绳、摸高这类以跳跃为主的运动,可以刺激骺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并且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改善骨骼和肌肉的血供,使它们获得更多营养物质,增加对摄入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
04
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生长发育:积极的心态、满满的自信心、良好的社交能力,可以促进身体的内分泌平衡,有利于身高的增长。相反,长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对身体的内分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