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 健康处方
  • 小孩子说话不清楚 ,家长要注意,小心构音障碍!
  • 阅读:192
  • 时间:2024-10-28
  • 发布:
  • 明明已经6岁了,可是平时说话总说不清楚,比如“姑姑”总是说成“嘟嘟”,怎么都教不会,语调也感觉比较单一。

    经过医生一系列检查,发现明明是由于构音障碍引起的发音不清、言语韵律的异常。

    那什么是构音障碍呢?孩子构音障碍该怎么办呢?

    一、什么是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是由下颌、唇、舌、鼻腔、软腭和咽喉等构音器官的结构异常、功能障碍或未理解目标音位的发音特征异常引起的声韵调异常,造成言语清晰度和可懂度下降。主要分为器质性构音障碍、功能性构音障碍、神经性构音障碍。

     

     

    二、构音常见的四种类型

    1.正确。

    2.替代。如:哥哥(ge)读成得得(de)。

    3.歪曲。如:不能正确叙述事物名称。

    4.遗漏。如:牛奶(nai)读成牛矮(ai)。

    三、声母(21个)音位的分类方法

    1.发音部位:指的是气流在声道受到约束或阻塞的地方,要形成约束或阻塞,必须是两个部位形成接触,即包括主动活动部位和被动接触部位。

    2.发音方式:

    a、鼻音:指的是发音时气流主要从鼻腔流出,形成鼻腔共鸣。

    b、塞音:指的是发音时两个部位闭合,将气流阻塞在该处,然后再将气流突然释放出来,从而形成语音。

    c、塞擦音:是指发音时两个部位先完全闭合然后再打开一条缝隙,让气流从中擦过去。

    d、擦音:是指发音时两个部位形成一条缝隙,让气流从其中擦过去。

    e、边音:是指发音时气流从舌的两边溜出去。

    3.清浊与否:

    a、浊音:发音时声带振动称为浊音。(浊辅音:m、n、r、l)

    b、清音:声带不振动的称为清音。

    4.送气与否:

    a、送气音:释放气流时间长的称为送气音。

    b、不送气音:在短时间内释放气流的称为不送气音。

    四、声母构音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b、m、d、h(2岁半—3岁要求掌握)

    第二阶段:p、t、g、k、n(3岁—3岁半要求掌握)

    第三阶段:f、j、q、x(3岁半—4岁要求掌握)

    第四阶段:l、z、s、r(4岁—6岁要求掌握)

    第五阶段:c、zh、ch、sh(6岁—6岁半要求掌握)

    五、家庭中要注意什么呢?

    1. 避免家庭的语言环境复杂,尽量都讲普通话,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听辨能力,促进孩子的语音习得。

    2. 可以多和宝宝玩玩小嘴巴的游戏,比如弹舌、伸舌、卷舌、比赛说说“a-u-i”,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口部运动及协调能力。

    3. 多进行小朋友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多给孩子正确的示范,让孩子有多听多看的机会。同时要多鼓励孩子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这样可以训练小朋友的口齿,还能加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4.饮食方面,尽量避免精细喂养,要多嚼、多咬。过于精细甚至是不用咀嚼的食物,会让小朋友的口腔不能得到充分咀嚼锻炼,容易造成口腔肌肉力量不足,进而形成构音障碍,要做到摄入不同软硬及味道的食物,多咀嚼,增强口腔肌肉力量及感知功能。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说话不清晰,建议您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康复机构进行检查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点击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